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热点 > >> 正文

环球信息:C视频·“遗”探究竟③丨壤塘藏香里的“密码”,每根300多种药材80余道工序完成

时间:2023-06-18 12:03:22   来源: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阿坝观察 刘文佳

燃烧一根藏香,不过须臾一刻。在这“一刻钟”的背后,是壤巴拉时轮藏香传习所的学员们不断攀爬的那座山,不辞辛苦背回来的药材,不厌其烦转动的石磨,亦是他们不断坚守的初心。来,走进C视频,一起去看看壤巴拉时轮藏香里燃烧的那些“坚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吱吱吱……”6月18日,走进壤塘县上壤塘镇仁棚村,路边的一幢两层楼中传来阵阵声响。推开一楼大门,10余人盘腿坐在垫子上,一个个小小的石磨慢慢转动起来,深棕色的粉末从四周撒了出来。

制作时轮藏香的操作间内,大家正分工有序制作藏香。马角玛供图

“这是制作时轮藏香的操作间。”看着眼前繁忙的景象,壤塘县时轮藏香传承人马角玛介绍,时轮藏香起源于西藏日喀则地区的觉囊沟,距今已有600余年的制作历史,现在是壤塘非遗文化的一部分。2014年,时轮藏香技艺被列入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轮藏香的制作有何独到之处?

“产自于这里的每一根藏香,都由300多种药材制作而成。”今年49岁的马角玛是时轮藏香非遗传承人,学习这门技艺,他从最初15年的药理学习,到后来前往西藏等地的钻研学习,已经与藏香制作打了30余年的交道。

在马角玛看来,时轮藏香技艺的传承的难点就是对300多种药材的辨别、掌握上。“据古典书籍记载,时轮藏香的药材需要随不同节气、时辰采摘于高原的山川、草甸,才能发挥出植物的药效。”马角玛说,如今壤巴拉时轮藏香之所以与众不同,得益于多年前,他在壤塘找到了一味在本地生长才能发挥出最大药效的药材——甘松。“我走过很多地方,最后发现,本地甘松才能发挥出更大的药效。”

2010年,掌握时轮藏香完整传承体系的马角玛,在中壤塘镇仁棚村建起了时轮藏香传习所,该传习所也成为了壤塘县46个非遗传习所之一。

“时轮藏香从采摘、清洗、日晒、阴干、捶打、研磨到最后的成品,共需要80余道工序,其中的每一道工序都需要采用纯手工的方式在专门的器具上制作而成。年轻人们都很认真,学习的也快,部分学员已经可以独立制作出时轮藏香来了。”马角玛说。

时轮藏香传习所最小的学员,是23岁的麦莫。“2019年我来到这里做学员,经过四年的学习,除了藏香药材配比,其他都可以独立完成。”麦莫介绍,藏香制作的每一个过程,都需要自己倾注百分百的心血。对于年轻的麦莫来说,最难的便是上山挖药材。“刚开始接触藏香制作,连药材长什么样都不知道,现在我不仅能分辨制作藏香所需的300余种药材,还掌握了各药材的处理工序。”麦莫说。

“药材的形态、功效是最重要的,同一种药材生长于山的不同面都会有不同的功效,老师教授我们,辨别这些,需要通过药材的叶子大小、根茎粗细、气味等来判定。”麦莫侃侃而道,藏香制作讲究取材当地,除配方外,药材的清洗就是最严格的工序,采摘好的药材必须在采摘处进行清洗,再带回来,不然药材的药性就会流失掉,影响后面的制作……

跟随麦莫的步伐,走进传习所2楼的藏香晾晒间,几位学员正把已揉制好的藏香泥塞满牦牛角,一手握住,一手大拇指用力按压藏香泥,另一端的小孔里,条状的藏香便流畅而出,整齐排列在置香板上。

“这是我最喜欢的制作工序。”麦莫解释,自己刚来的时候,做这一步总是很轻易就会断掉。现在看着一根根藏香在自己手里慢慢挤出,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和激动。

如今,职高毕业的麦莫由于普通话流畅,还时常做传习所的讲解员,每年仅靠讲解的工作都有近2万元的收入。不仅如此,去年当上了村里的会计,今年通过县上政策考上了大专……通过努力,麦莫一步一步朝着自己所热爱的世界奔赴前进,坚定且热忱。

据介绍,截止目前,传习所已教授200余名周边村民和青少年时轮藏香的理论和技艺,生产出的产品也面向北上广等一线城市进行销售,每年纯收入可以达到120万元左右,来此学习的村民和青少年人均年增收5000元左右。

“我喜欢藏香,也喜欢学习新的知识。”麦莫笑着说,“老师也很支持我一边学习,一边做藏香,未来我还是会努力学习制作藏香,通过自己的方式,将这门技艺传承下去。”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华东游戏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2016840号-41   联系邮箱:2 913 236 @qq.com